大學生進入養老院探索社區養老新模式
在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推進智能老年社區建設,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家庭社區養老服務?有了這個問題,7月15日下午,湖南商學院隊進入長沙市雨花區侯家塘街道雨園社區的新月老人保護中心,對老年人服務問題進行了研究。通過與養老院工作人員的交流,團隊成員對家庭社區養老服務的運作模式有了深刻的認識。
在民政部發布了“互聯網+公務員”行動計劃,它要求在老年護理服務,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服務領域應用典型應用。該醫院是一家以殘疾和癡呆症為主要護理對象的專業維修型養老機構。根據導演丁波的說法,養老院招募和組織願意從事家政服務和老年人護理的合格員工。經過專業培訓,為老年人提供優質護理。即便如此,養老院仍面臨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對於國家政府來說,增加金融投資和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尤為重要。
住院病人陪護,私人護理服務,長者照顧的護理員,很多人要上班沒有時間照顧生病的老人,選擇這種護理員可以讓客戶上班時間老人能夠有人在身邊陪伴。“我們通常工作很忙,白天把老人放在這裏和同齡老人聊天或參加活動,晚上下班後把他們帶回來,”准備把父親從輪椅上帶回家的楊女士笑著說。老人們都在這裏陪著,每天都很開心,我們都很放心。”新月養老服務中心為住在這裏的老人制定了一個標准的時間表,並對什麼時候吃飯和什麼時候參加活動有了明確的計劃。護士同時照顧5-7名老年人,合理配置政府和社會提供的人力和資本資源,既降低了居民的養老成本,又使老年人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這裏生動地展示了“社區老年志願者”的模式。公司、大學老師、學生或個人經常提前預約到這裏看望老人,帶來社會的關愛。“我在這裏更像是管家,而不是院長。這位老人是這所房子的主人。如果他們在這裏呆的時間夠長,就會覺得像在自己家一樣。”院長認真地說。
相關文章:
PR